首页

小刚系列百度云

时间:2025-05-29 23:09:38 作者:2025中国-上海合作组织人工智能合作论坛举行 浏览量:44563

  【光明时评】

  在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指导下,第五届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论坛近日在重庆举办,旨在加快构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,推动广大农民在乡村全面振兴中贡献更大力量。此次论坛还首次加入了农民体育、数字乡村、农村金融主题分论坛,探讨农业农村人才培养的新路径,更好服务农民的全面发展和农村的全面进步。

 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既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,也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必由之路。强国必先强农,强农必先育才,其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培育大量“有文化、爱农村、懂农业、精技术、善经营、会管理”的高素质农民。因此,扎实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改革,才能切实筑牢农业强国人才根基。

 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。为乡村振兴培养一批“土专家”“田秀才”尤为重要。聚焦农业生产经营人才、乡村公共服务人才、乡村治理人才和农业农村科技人才等,坚持因材施教,既能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,又能增强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。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,须注重教育培训,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,开展相关技能培训。应树立创新意识,利用先进技术和互联网思维,因地制宜利用农村资源、发展农村商机。同时,还要进一步关心关爱乡村振兴人才,为他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。

  农民的高素质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。促进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整体提升,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。农民的高素质,有赖于高素质农民队伍规模持续扩大、高素质农民队伍结构持续改善、高素质农民产业水平持续提升、高素质农民参与乡村治理持续深入、高素质农民示范带动能力持续增强。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部署,大力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,创新培育模式和路径,积极推进农民职业教育,灵活开展科技普及和实用技术培训,积极做好教育培训支撑保障,培养高素质农民,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效人才支撑。

  如今,教育与培训已成为人才培养的终身课题。应进一步巩固农民教育培训基础支撑,统筹农民教育培训项目和资源,汇聚多方力量,为农民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搭好平台。高素质农民培育是一项系统化工程,应整合产教政企育人优势,形成多主体联动育人生态。发挥政府引导作用,整合农民诉求、乡村需求、国家要求,精准定位培育目标。此外,还应提升机构教导作用,创新培育方式,通过远程网络、农闲集中、送教下乡等途径灵活开展培训。只有切实做好农民教育培训,才能让更多高素质农民逐梦田野。

  (作者:华羽,系媒体评论员)

  来源:光明日报 【编辑:曹子健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北京菊花擂台赛举办 “菊王”诞生

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局长张冲表示,“跟着演出去旅行”现已成为文旅消费新风尚,从风景游到沉浸式体验新的文化游,是一种创新且内涵丰富的旅游发展模式。立足于文旅融合守正创新思路,张家界将融合在地景观特色、中国古典文化意趣和文旅创新元素,通过丰富的文化供给为游客提供全新的消费体验和文化享受。

四川石棉:高山春茶迎来采摘季

但是,在推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的进程中,部分药源基地在标准化建设中存在问题。赵菁举例说,很多基地小规模种植且分布不够集中,种植模式不利于集约化管理;很多基地经营者或种植者为农户,种植方式和管理粗放;有的基地建设存在盲目跟风现象;一些基地在后期管理上没有做到“合理规划,执行标准,严格把关,科学指导,跟踪服务”,导致中药材标准化基地建设“不标准”。

向全球艺术家征集作品 首届北戴河·大不同国际装置艺术展7月开展

上海自贸区屡屡发挥先行先试作用,在国内率先推出一线“先进区、后报关”、区间“自行运输”、二线“批次进出、集中申报”等海关监管制度创新。建成运营上海国际贸易“单一窗口”,服务企业数超过60万家,支撑全国超1/4货物贸易量的数据处理。

外交部:台湾没有什么“国防部”

据西渝高铁康渝段站前一标一分部副经理毕柯南介绍,为保障东大巴山隧道出口正洞施工顺利推进,项目部积极从安全防范方面着手,探索出了“隧道智能一体化管控平台+应急集成管控设备”相结合的安全管控措施,通过采用“云端+线下”协同模式将日常安全监管和应急响应联动,有效保障了隧道施工的安全推进。

【澜湄印象】缅甸小伙武贤祥:学中文研水电 冀做中缅两国文化传播桥梁

总体而言,房企融资规模仍处于低位,但降幅不断收窄。2024年1-11月,房地产行业债券融资总额4852.7亿元,同比下降24.0%,降幅较上月有所收窄。其中,信用债融资2994.6亿元,占比61.7%;海外债发行金额67.0亿元,占比1.4%;ABS融资1791.1亿元,占比36.9%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